黄疸是血清胆红素高于正常,致巩膜、皮肤、粘膜、体液及其他组织黄染,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,而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和体征,多见于肝、胆系、胰腺及血液系统的某些疾病。
阻塞性黄疸是由于胆管结石、肿瘤、胆管狭窄;壶腹周围癌、胰头癌、胃癌淋巴结转移压迫使胆管阻塞,胆汁不能排出而淤积在胆管内,使上端胆管内压力不断升高,最后使小胆管和毛细胆管扩张,通透性增加,甚至破裂,使胆汁返流入血,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加。皮肤巩膜黄染、小便呈赤黄色、大便为白陶土样,伴有皮肤瘙痒、肝功能异常,B超、CT、ERCP等检查多提示肝内外胆管扩张。
胆管结石引起的黄疸:
经内镜取石治疗或经内镜置支架治疗。
胆总管下端狭窄引起的黄疸:
可以应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进行治疗。
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引起的黄疸:
可以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,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引流,及早而有效的降低胆道内压力。
胆道蛔虫症引起的黄疸:
经内镜虫体取出术。
胆管癌、壶腹周围癌、胰头癌、胃癌淋巴结转移压迫使胆管阻塞引起的恶性梗阻性黄疸:
可以经内镜置放塑料支架或金属支架减黄治疗。如果不能根治性切除的患者,支架治疗可以作为永久治疗。
内镜、ERCP造影的X光下的特征性改变、超声内镜下的影像特点、再加上超声内镜下的细针穿刺活检技术,让胆胰肿瘤诊断更精准。通过内镜下置放支架治疗胆胰肿瘤引起的黄疸、对肿瘤本身行近距离放疗、射频消融、光动力治疗等,让胆胰肿瘤治疗更微创。
从单纯诊断到综合性治疗、从良性疾病至恶性疾病,以前许多棘手的“黄疸”可以通过内镜途径得到解决或改善,胆胰内镜不断给我们带来惊喜。